武义县司法局致力打造最佳营商服务环境,探索开创“律师调解+法治体检”双翼护航新模式,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助力“三服务”工作,工作成效被“浙江卫视”“金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导。
一、全面铺开基层网络,实现律师调解“全覆盖”。建立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为支撑的律师调解工作体系,组织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每季度到村服务的方式参与全县基层信访及矛盾纠纷化解。重点关注信访案件等疑难纠纷化解,实行律师“信访包案”工作机制,通过信访代办、跟踪调解、出具法律意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信访化解率。截至目前,共对基层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开展“法治体检”426件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19件,其中信访案件112件,提供法律咨询600余次,出具涵盖村务问题、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的法治体检报告808份。
二、主动走访生产一线,力促企业经营“零风险”。打造律师党建优秀平台,发挥该县“萤火虫”党员律师志愿服务队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企业普法讲师团,深入走访科技城、工业园区等企业聚集地,组织“送法入企”活动52场,相继为156家企业开展个性化“法治体检”,出具法治意见214条,完成企业法治体检报告128份。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问题的研究力度,依托“浙江中义律师事务所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所”,组建电商、超市等行业法律研究团队,编写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5大法律服务最佳营商产品,其中扑克行业法律服务团队成功应诉知识产权案件25件,为行业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三、着力夯实法治站点,推进服务效能“双提升”。加大法治站点建设力度,在法院、信访局、律师事务所等26个关键性站点设置律师调解工作室,每处配置1-2名常驻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切实提高群众问题处理速度。加大县级公共法律中心与各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合作力度,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名律师坐诊”行动,于每月15、28两日邀请业务过硬、职业操守良好的资深律师入驻,通过“现场把脉”的方式为来访群众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优化来访群众咨询效果。今年以来,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累计接受群众咨询702人次,办理援助案件278件,较去年同期增加30%。